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披露,《绿色制造 评价指标》(GB/T 43914-2024)、《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指南》(GB/T 43902-2024)、《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信息追溯及披露要求》(GB/T 43903-2024)等3项国家标准,将于2024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文章研究了一个由制造商和零售商构成的两级供应链通过碳中和契约选择解决净零碳排放生产的问题。制造商通过碳减排和碳吸收两种策略推进净零排放生产,政府通过补贴碳减排以推进供应链碳中和。基于此,文章运用博弈论比较分析了无契约、成本分担契约及收益共享契约并确定实现碳中和的占优策略,进一步引
5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的通知。《指南》明确,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供应链主导企业要积极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牵头或参与制修订行业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鼓励供应链上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碳中和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深圳金融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标准创新服务平台”于5月23日在北京揭牌,这是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碳中和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设立的全国首个金融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标准创新服务平台。
马来西亚首相安华星期四(5月23日)将访问日本。这是安华不到半年第二次访日,他去年12月到东京出席亚洲零排放共同体峰会。日本政府消息人士星期一(20日)告诉共同社,安华将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讨论碳排放、强化半导体供应链,以及在包括5G移动通信系统的数码与网络安全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马国是202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并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
《指南》的适用范围及对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制造业企业,旨在引导制造业企业明确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总体要求和重点方向,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企”制宜,从战略高度出发,制定企业供应链发展战略和供应链全局优化提升实施方案;二是行业协会、招投标服务机构、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商、平台企
《指南》以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导向,从6个方向引导制造业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一是加强企业供应链多维协同。明确供应链多维协同的主要内涵,提出积极构建高效协作组织、着力推进业务流程高效协同、全面促进要素资源共享共用、协同创新提升制造水平等4条具体措施。二是实现企业
《指南》引导社会机构从3个方面加强供应链管理服务支撑:一是强化咨询服务支撑,鼓励构建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信息库、产品库、专家库;二是强化标准服务支撑,鼓励加强标准宣贯、应用服务和实施效果评估;三是强化人才服务支撑,鼓励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供应链管理人
在碳交易政策背景下,以投资碳减排技术的制造商和投资区块链技术的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技术投资的集中决策模型、分散决策模型和纵向合作决策模型,运用微分博弈的方法研究供应链的技术投资决策与纵向合作策略问题,并设计双向成本分担契约来协调供应链.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零售商的边际
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绿色低碳供应链先行先试过程中,宝山区集链主联盟、功能总部、专业服务机构于一体,基本建成面向长三角的公共服务平台。会上,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发布。平台基于“宝山承办、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以应对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为己任,以链主企业联盟为
3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定出台30个左右产品碳足迹相关地方、企业或团体标准,基本建成产品碳足迹服务平台体系,显著拓展产品碳标识应用场景,推进打造50家以上绿色低碳链主企业